为应对疫情助力教师线上教学、引导教师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帮助教师有效提升教学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深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变之道,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利用八天时间开展“教师教学赋能提效”专题线上研修班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课程安排
 
  
   研修主题  | 
   内容简介  | 
   主讲人  | 
   培训时间  | 
  
  
   教学创新——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思考与实践 
 
  | 
   大学教与学的两对矛盾  教与学矛盾的解决之道  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实践  | 
   华中师范大学  李睿  | 
   4月27日 13:30-16:00  | 
  
  
   教学方法——新时代大学教师与有效教学方法  | 
   阐述教师的八个形象,讲解新时代的培养对象的特点、新时代教学价值观、教师应具有的能力,分析新时代的培养对象,讲解了如何进行课程及教学设计,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法。  | 
   北京师范大学  李芒 
 
  | 
   4月28日 13:30-16:00  | 
  
  
   教学竞赛——高校教师如何准备和参加教学竞赛  | 
   不同教学竞赛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竞赛备赛关键及分析 教学竞赛的误区与反思 教学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 
   贵州师范大学  许亮 
 
  | 
   4月29日 13:30-16:00  | 
  
  
   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 
   如何通过混合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流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且能学得更好?混合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有哪些?如何让混合教学更容易开展?  | 
   北京大学  冯菲 
 
  | 
   5月6日 13:30-16:00  | 
  
  
   教学学术——教学研究的选题和方案设计 
 
  | 
   如何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可行的教学研究题目和撰写研究题目,学习如何搜集文献、选择研究方法、确定数据收集手段、了解论文撰写规范等教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和方法  | 
   上海交通大学  王力娟 
 
  | 
   5月9日 13:30-16:00  | 
  
  
   课程思政——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工作的内容选择和融入路径 
 
  | 
   一线教师课程思政工作的内容和融入路径选择 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方法应用 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案例简介 课程思政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黎声 
 
  | 
   5月10日 13:30-16:00  | 
  
  
   面向混合式金课,实践全新的原位翻转课堂教学 
 
  | 
   聚焦教育部倡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借助最新的智慧教学手段,结合作者本人的一线教学实践,介绍一种可以完全替代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原位翻转课堂教学。从开课七年的实际效果看,这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借助先进教育技术、强化互动、具备普遍可行性的新教学。原位翻转课堂—一学就会的混合式智慧教学实现模式。7年23门次课程的完整混合式教学经验。凡是理论课教学都适用的模式  | 
   复旦大学  蒋玉龙 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 
 
  | 
   5月11日 13:30-16:00  | 
  
  
   基于“建构性教学观”,打造“五充满”的高效课堂  | 
   基于建构性教学观的教学创新和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中国矿业大学  石礼伟 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  | 
   5月12日 13:30-16:00  | 
  
 
二、报名及培训方式
请参加活动的老师扫码加入微信群(请备注学院+姓名。临时群,培训结束后即解散该群)。
 

因所有课程均为录播课程故无法线上答疑,参与人可互相交流。
请实名参加活动,直播后将以导出名单为准为参加活动的老师记录培训学时。
三、联系方式
王老师 13998433993(微信同步)
附:专家介绍
李  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教学创新奖一等奖第一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数十篇SCI收录科研论文,国家级一流课程《分子生物学》负责人,曾在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担任多个省级、校级教学创新奖评委、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评委。
李  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原主任、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宝钢大学优秀教师奖。
许  亮: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级教学名师。他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承担多项教学改革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曾以第一完成人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是目前贵州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成果获奖次数最多的高校教师。他同时专注于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获得两项国家级最高水平教学赛事一等奖,分别是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和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长期指导教师参与各类型比赛,成绩卓越。
冯  菲: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化学习、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开设慕课《教你如何做慕课》(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混合教学成功要点》,培训数十万教师,曾获得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王力娟:上海交通大学专职科研系列副研究员,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生导师,ISW培训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SCI、ESCI、CSSCI期刊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为教师焦虑、教学学术和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专长为教师培训、教学咨询和教学学术研究。
张黎声: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17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正常人体解剖学》负责